iOS 26的液态玻璃设计和可读性引发了广泛讨论,而macOS Tahoe的应用图标改动同样激起用户强烈反响。其中一项改动尤其让Mac的易用性受到质疑。
从Finder到Macintosh HD
争议始于固定在Dock首位的Finder应用。苹果在macOS 26首个测试版中颠覆了蓝白配色的经典设计,虽在第二个测试版中修复,但随后Beta 5版本取消机械硬盘风格的Macintosh HD图标引发了更大波澜。这个细节丰富的经典图标虽美观,却早已与苹果全面转向固态硬盘的现实脱节。
新图标采用圆角铝质设计,中央印有醒目苹果标志,但用户主要提出两点批评:其一,USB-C接口和三个装饰性开孔缺乏实用意义;其二,硬盘透视角度与苹果标志的俯视视角存在视觉冲突。
更准确地说,”Macintosh HD”应更名为”Mac SSD”或”Apple Drive”,但保留经典名称或许是对Mac历史的最后致敬。
用户可自行修复硬盘图标
与无法定制的Finder不同,Macintosh HD图标问题可通过两种方式缓解:默认不显示在桌面(需在Finder设置中手动开启),且支持用户自定义图标。这为怀旧用户保留了还原经典图标的可能。
图标模糊问题持续存在
与iOS液态玻璃效果类似,macOS新版图标在缩小显示时会出现模糊问题。虽然视力敏锐者可能分辨细节,但多数用户反映这种高细节设计会导致视觉疲劳。照片应用图标经过饱和度调整后有所改善,但第三方应用图标的自动适配效果仍不理想。
灰色方框策略伤害用户体验
为统一图标风格,macOS Tahoe将不符合新规的应用图标强制放入灰色方框,导致三个问题:图标尺寸被迫缩小降低辨识度;非开发者本意的视觉改动影响认知;在Dock密集排列时加剧识别困难。虽然用户可手动替换这些图标,但操作门槛过高。即便苹果自家应用如Final Cut Pro将很快更新,第三方应用的适配进度仍存疑,最终买单的仍是普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