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昨日报道了iOS 26测试版中可能是最不起眼的用户界面改动:允许将相机应用滑块恢复至原先滑动方向。
虽然这本身是个非常细微的调整,但我认为这应该成为苹果设计用户界面的指导原则…
在我看来,评估用户界面可以从两个维度考量。
首先是直观性。换言之,用户能否在未经说明的情况下,立即理解如何操作某项功能?
其次是熟悉后的自然流畅度。即便初次使用时不够直观,但掌握后是否感觉自然顺手?
理想状态下,界面应同时满足这两点。但某些情况下后者更为重要。例如我最近注意到,相机应用的滑块不再直接可见。
底部的滑块被”替换”为两个按钮:视频和照片。我认为这个设计非常合理。约98%的iPhone用户主要使用这两项功能,剩余2%用户中的大多数也基本如此。
之所以给”替换”加上引号,是因为滑块仍然存在。当你滑动这两个按钮时,所有原有选项(延时摄影、慢动作等)仍会像从前一样出现。
虽然这个设计在直观性上有所欠缺,但实际使用效率极高,我个人非常欣赏。对我而言,它完美通过了第二项测试。
然而苹果的另一项改动却让我困惑且不满:他们反转了滑块的滑动方向。原先用户是通过控制按钮移动方向来切换拍摄模式,现在则变成滑动按钮下方的背景。
有人认为这更符合苹果设备的一致性。比如Mac触控板就是通过手指滑动来控制下方内容移动,新版相机滑块采用了相同逻辑。
但多年的肌肉记忆让我难以适应这个改变。显然抱怨者不止我一人,最新iOS测试版已添加设置选项,允许切换回苹果所谓的”经典”模式。
切换设置后,我的使用体验重归愉悦。这让我意识到:作为通用原则,每当苹果做出180度的交互逻辑改变时,都应提供回归旧版行为的切换选项。
9to5Mac合成图片,背景来自Codioful(原Gradienta)于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