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苹果早在2018年就开始支持eSIM,但直到今年才真正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优势。
苹果首次将原先用于物理SIM卡槽的空间腾出,用于增加电池容量……
SIM卡简史
SIM是“用户身份模块”的缩写,指用于存储手机身份标识号及其他数据的集成电路或智能卡。在手机发展初期,人们通常将联系人存储在SIM卡而非手机本身。
可插入式SIM卡共经历了四代演进:
- 标准SIM卡(信用卡尺寸!)
- Mini SIM卡
- Micro SIM卡
- Nano SIM卡
eSIM技术
可插入式SIM卡正逐渐被eSIM取代。这是一种基于软件的SIM技术,直接存储在智能手机主板上的芯片中。
eSIM具有多项优势,尤其在旅行时体验显著。无需抵达目的地后再寻找商家购买实体本地SIM卡,在出发前即可提前激活目的地国家的eSIM服务。同时避免了原SIM卡丢失风险,也消除了插拔SIM卡时损坏触点的隐患。
苹果于2018年在iPhone XS和XR机型中首次采用eSIM技术。但直到iPhone 14系列,苹果才在美国版机型中彻底取消物理SIM卡槽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早在eSIM技术出现之前,史蒂夫·乔布斯就曾希望实现这一构想。
今年的额外优势
在iPhone 14、15和16系列中,美版机型相比其他市场版本并无实质优势——除了因取消SIM卡槽开孔而显得更简洁的外观。苹果仅仅是在其他机型安装SIM卡托的位置填充了一块塑料件。
但今年苹果通过内部重新设计,将这部分空间释放给电池组件。这就是为什么纯eSIM版的iPhone Air和iPhone 17(现已在部分其他国家推出)比保留物理SIM卡槽的机型具备略高的电池容量。
虽然提升幅度可能有限,但我认为这足以成为从iPhone Fold和iPhone 18系列开始在全球推行纯eSIM机型的理由——中国或许需要作为例外考虑。
尽管目前并非所有国家和运营商都支持eSIM,但在大多数国家,这仅仅是因为运营商在技术采用上行动迟缓。而iPhone全面转向eSIM将成为推动运营商升级的最有效方式。
中国可能需要例外对待,因为eSIM对中国公民实际上处于被禁止状态。这是由于政府要求手机账户必须进行线下实名认证以实现通信管控,而eSIM的远程激活模式可能规避这一要求。但苹果为中国市场特供机型早已不是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