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网络倡导组织指出,尽管反垄断法规已实施一年多,iPhone用户至今仍无法获得真正的网页浏览器选择权。
非营利机构开放网络倡导组织(OWA)指控苹果故意为开发者设置障碍,目的是保护其巨额利润……
理论上允许的选择权
自初代iPhone问世以来,苹果始终垄断着设备上的网页浏览控制权。即便允许第三方浏览器上架,这些浏览器也必须使用苹果自研的WebKit渲染引擎。
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竞品浏览器能在性能上超越Safari,也无法提供Safari不具备的功能。本质上它们只能为相同的核心程序套上不同的品牌外壳。
欧盟裁定这种做法违法,要求苹果必须允许第三方浏览器公司自由竞争,允许它们使用自研引擎。这家iPhone制造商原则上表示配合,谷歌和Mozilla随即开始开发基于自有引擎(而非WebKit)的浏览器版本。但这些浏览器仅限在欧盟区域内的iPhone上使用。
OWA指控苹果”恶意合规”
然而15个月后,OWA表示市场上仍未出现采用其他引擎的iPhone浏览器,并将此归咎于苹果的”恶意合规”行为——即通过技术、法律、营销和实际操作层面故意设置障碍。
苹果的规则和技术限制正在阻止其他浏览器厂商向欧盟用户提供自有引擎。在最近的《数字市场法案》研讨会上,苹果声称不理解为何15个月来没有厂商将引擎移植到iOS。但事实是苹果完全清楚这些障碍的存在,却选择不予消除。
OWA特别指出了四类障碍:
- 技术层面:未提供第三方引擎应用的测试途径
- 法律层面:强加”苛刻”且”单方面”的法律条款
- 营销层面:禁止现有第三方浏览器用户更新应用,强制下载全新版本
- 操作层面:欧盟用户离境超过30天即禁止应用更新
该组织表示,目前苹果仅解决了技术障碍。
利润驱动的商业决策
报告认为苹果此举完全出于对Safari利润的保护。
Safari是苹果利润率最高的产品,贡献14-16%的年运营利润,通过谷歌搜索引擎协议年创收200亿美元。Safari每流失1%市场份额,苹果将损失2亿美元年收入。
尽管这项协议可能因另案裁决而终止,但目前仍然有效。
苹果否认存在不当行为,声称已遵守法律要求,并表示不解为何无人开发第三方引擎的iPhone浏览器。
我们承认《数字市场法案》迫使我们必须做出改变。我们设计的方案既保障安全隐私,又维护系统完整性,允许谷歌、Mozilla等第三方将其浏览器引擎引入平台。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们选择放弃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