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苹果发布了首个iOS 26.2和watchOS 26.2测试版,对睡眠评分的分级系统进行了重大调整。经过近一周的体验,以下是我对新版睡眠评分的实际感受。
iOS 26.2与watchOS 26.2中的睡眠评分优化

睡眠评分是随iOS 26和watchOS 26首次亮相的两大健康功能之一。
但根据用户反馈,苹果发现这项新功能仍需完善。
在iOS 26.2和watchOS 26.2中,苹果并未改变睡眠评分的核心算法,而是调整了其分级体系。
苹果认为原最高等级“优秀”带有主观评价色彩,因此改用“极高”这一更客观描述睡眠数据的表述。
此外,整个分级标准经过更新,使更高等级的获取难度有所提升。
新旧版本对比表如下:
| iOS 26.2 | iOS 26 | |
| 极高/优秀 | 96-100 | 90-100 |
| 高 | 81-95 | 70-89 |
| 一般 | 61-80 | 50-69 |
| 低 | 41-60 | 30-49 |
| 极低 | 0-40 | 0-29 |
睡眠评分仍基于三项指标:时长、就寝时间和中断次数。苹果未调整这些指标的计算方式,仅修订了对应的等级区间。
新版睡眠评分更贴合个人实际感受

通过近一周的细致观察,我认为新版评分系统相比旧版有明显提升。
尽管我可能希望继续轻松获得“优秀”或“极高”评级,但事实上iOS 26.2的评分结果更真实地反映了我对自身睡眠质量的主观感知。
例如,我在“时长”和“就寝时间”指标上通常表现稳定,但“中断次数”得分会因幼儿的睡眠状况大幅波动。
在iOS 26系统中,曾有多次因长时间频繁醒来导致睡眠体验极差的情况,但由于时长和就寝时间达标,健康应用仍给出“高”评级。
其中某晚我的中断次数得分为0/20(醒觉15次累计近2小时),按旧标准仍获“高”评级,而在iOS 26.2中仅被评为“一般”。
虽然iOS 26.2的睡眠评分改进并非颠覆性调整,但预计下月正式版发布后,用户将发现评分结果与自身感受更为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