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三周前,苹果发布了迄今为止最薄的 iPhone——iPhone Air。这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机型,自从上周五发售当天入手以来,我一直非常享受使用它的体验。也就是说,尽管苹果自己强调其“不可思议的薄”,但根据我这些天的使用,我认为它的优点远不止于此。
手机变得过于笨重了
归根结底,我一直喜欢 Plus 和 Pro Max 系列 iPhone 的大屏幕,但不喜欢随之而来的重量。
iPhone 14 Pro Max 是苹果一段时间以来最重的大尺寸 iPhone,这主要归因于它的不锈钢边框。重量达到了 8.47 盎司。幸运的是,一年后,苹果在 iPhone 15 Pro Max 上改用钛金属材质,略微改善了这个问题,将重量降至 7.81 盎司。虽然仍不算轻,但已经更容易掌控了。
然而,当 iPhone 16 Pro 发布时,屏幕变得更大,机身更厚,手机也更重——我妥协了,换回了尺寸更小的选项。好在,那年选择较小型号在摄像头或功能上并无妥协,所以做出这个转变并不太难。
作为参考,iPhone 16 Pro Max 提供了 6.9 英寸的显示屏(高于 6.7 英寸),重量为 7.99 盎司。
大屏,但不沉重
对我来说,iPhone Air 的意义远不止于薄——它在于提供了一款不会让人感觉难以承受的大屏 iPhone。iPhone Air 确实很薄,只有 5.6 毫米,但同时它在提供 6.5 英寸显示屏的情况下,重量仅为 5.8 盎司。使用体验非常愉悦——让其他 Pro Max/Plus 系列的 iPhone 感觉像块砖头。
即便是技术上被它取代的铝制 iPhone 16 Plus,重量也有 7.03 盎司。它的使用体验比 iPhone 16 Pro Max 更好吗?当然。但它能接近 iPhone Air 的出色程度吗?绝对不行。
有妥协吗?
每当你说 iPhone Air 的好话时,人们往往会提到它有两个关键妥协:电池和摄像头。
关于电池,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同,但我可以自信地说 iPhone Air 能支撑我一整天。在过去一周的测试中,我一直带着一个充电宝以防万一,但从未需要担心用到它。即使是连续 5 到 6 小时的重度使用,手机也没有耗尽电量。显然,如果你希望手机一天只充一次电,那这可能无法满足要求。
不过,我只关心手机在我白天外出活动时能否坚持住,而 iPhone Air 从未让我担心。我甚至想说,它的表现比我那部升级到 iOS 26 并在 RC 版发布后恢复过的 iPhone 16 Pro 还要好。
至于另一点,摄像头。就我个人而言,我有一台无反相机——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是佳能 R8——所以我不太在意智能手机是否拥有最好的相机性能。我的相机几乎总带在身边,所以如果看到想捕捉的画面,我可以毫无困难地快速拿出来拍摄。
我认为 iPhone 的摄像头应该只用于快速拍摄一些东西发到群聊或其他非正式场合,因此我并不特别在意缺少一个真正的长焦镜头。同样地,我确实喜欢超广角镜头,用于处理我碰巧站得太近而无法完整拍摄的情况;而在 iPhone Air 上,我现在有时确实需要后退一点——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总结
总的来说,时间将如何塑造我的 iPhone Air 体验,我们拭目以待——但我对目前的表现相当满意。我远非第一个这么说的人,但 iPhone Air 真的给人一种又一个 iPhone X 时刻的感觉。它不仅仅是又一次 iPhone 升级,而是真正感觉像是一个不同的东西。我不在乎你是否觉得薄手机很无聊——这就是创新。
甚至有人说 iPhone Air 只是为眼镜或可折叠 iPhone 所做的工程实验,虽然这可能部分正确,但我真心相信这为传统玻璃板式手机的未来树立了一个新标杆。几年后,我们或许能将更多的摄像头和电池续航塞进这种外形中,让它越来越有吸引力。这仅仅是个开始。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和很多人就这款手机展开了交谈,也有很多人向我询问它。我不能说近年来我买的其他 iPhone 能引起同样程度的兴趣。感觉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