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指出,iOS和Android平台上的欺诈性移动应用数量急剧上升。其中许多应用似乎是由AI工具生成或驱动的。
2025年至今,iOS上的欺诈应用增加了300%,Android上则增加了600%……
DV Fraud Lab与我们分享了其发现,并表示这些欺诈应用同时针对用户和广告商。
诸如Facebook等热门应用的仿冒版本试图诱使用户登录,从而泄露其用户名和密码。该公司表示,AI被用于生成听起来令人信服的应用描述语言,这有助于它们通过应用商店的审核。
在其他情况下,目标是广告商。其目的是让应用被应用商店接受,以便它们能产生虚假流量来获取广告收入。
这股激增浪潮背后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似乎是AI的使用。欺诈方案不仅利用AI来生成虚假流量,还用来构建更具说服力、外观更逼真的应用——这使得应用商店的审核人员更难大规模地识别和拒绝它们。这些应用还能模拟合法的用户行为,使得传统欺诈检测方法难以识别。
机器人也被用来生成虚假评论,该公司指出,相关责任方甚至似乎并未花太多心思让这些评论看起来可信。
(在一个例子中)一款游戏应用包含详细的文字描述,向用户承诺安装游戏后将获得激动人心的体验。但实际上,该应用的许多评论显得不真实。例如,DV的分析发现,多条应用评论包含重复性语言,且与应用的性质不符。这包括一些五星评价,称该应用为“专业软件”或“包含许多问题,我喜欢”。
DV Fraud Lab表示,现在已有特定的AI驱动工具和网站,使得即使是非编码人员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地创建欺诈性应用。
该公司认为,对于苹果和谷歌等公司来说,现在是审查其允许应用进入各自应用商店的审核流程的“关键时刻”。
- 苹果在欧盟因诈骗应用受到法律审查 [U: 苹果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