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不会想到,购买一台iPod竟能成为我实现童年梦想之旅中难以忘怀的一部分,但事实正是如此。
2001年11月,我乘坐协和式飞机从伦敦飞往纽约,正是在为期五天的停留期间,初代iPod首次上市销售……
那段旅程的一部分包括在曼哈顿四处奔走,只为入手那台神奇设备,而对此怀有 nostalgic 之情的并非我一人:几年前,我的几位同事也曾分享过他们的回忆。
iPod并非第一款MP3播放器,也不是我拥有的第一款型号。我的第一款MP3播放器是MPMan F10,其闪存仅能存储一张专辑,更换专辑则需要连接笔记本电脑。
但iPod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苹果公司宣传其能让您在口袋中装入一千首歌曲,这意味着我们首次能够随时随地欣赏七八十张专辑。
阿瑟·C·克拉克有句名言: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皆与魔法无异。即便数月之后,我仍对iPod怀有此种感觉,几乎随身携带。
苹果为该设备推出的另一条标语是“为生活添加配乐”。这反映了电影的表现手法——它能描绘极其普通的场景(如父亲在校门口放下孩子,或女子沉思啜饮咖啡),再配以恰当音乐将其升华为动人情节。
这条标语的核心在于,我们也能以类似方式点亮平凡生活瞬间。这一理念本身与设备同样具有革命性。时至今日,在列车车厢或街头,随处可见佩戴耳机的人群。同一场所的众人做着相同的事,却因耳边响起的配乐经历着截然不同的体验。
几年后,我升级至30GB型号,得以随时载入个人音乐收藏的绝大部分。2007年入手160GB型号后,我的iPod之旅终告圆满:随时随地畅听全部收藏的喜悦难以言表。无论本地通勤还是远赴重洋,只消想起某张专辑,瞬间即可播放。
如今,流媒体音乐更进一步。我们甚至无需拥有专辑便能随时随地点播,这同样堪称魔法。但自那以后,再未有音乐技术革新能媲美发售当日启动初代iPod时的那份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