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大概是这个星球上最低产的摄像师,但我终于在自己初建的YouTube频道上开启了筹划已久的系列访谈。首期内容已于本周上线,我计划今后每月推出一期。
我使用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 4K设备作为主力摄像机,但iPhone长期是我拍摄B-roll素材的首选设备…
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 4K
大半辈子以来,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我一直是尼康静态相机的忠实用户。当我决定更换笨重的专业尼康单反时,选择了更轻便的索尼微单系统。
刚开始接触视频拍摄时,延续使用索尼设备似乎很合理,但我很快发现该公司的视频拍摄用户界面——委婉地说——简直糟糕透顶。本该集中调整的设置项散落在完全独立的菜单中,部分名称还采用非标准术语。
经过大量搜索和视频评测,我最终选择了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4K——以合理价格提供专业级性能,并拥有业界最佳UI。说实话其操作体验令人惊喜:在用户界面设计上甚至让苹果都显得业余。
iPhone作为B-roll拍摄利器
尽管BMPCC 4K表现卓越,但在户外或非棚拍场景中存在明显缺陷:整套设备沉重笨重,容易引人注目,且缺乏自动对焦(乃至任何自动化功能)。因此选择更轻巧的设备拍摄B-roll显然更明智。
在尝试过几款借来的相机后,我发现iPhone是最佳选择,理由如下:
首先正如谚语所说:最好的相机就是你手边的那台。虽然部分B-roll素材需要预先规划,但我也常使用散步或旅行时随手拍摄的内容。而iPhone始终随身携带。
其次,iPhone完全不会引起关注。在伦敦等城市的某些区域,使用专业摄影设备会立刻招来保安,但没人会留意使用iPhone拍摄的人。
同样地,在最新访谈项目中我需要拍摄舞蹈课堂片段。虽然征得了学员同意,但若使用专业设备难免让人紧张,而用iPhone拍摄则让所有人都保持放松状态。
第三是其惊人的灵活性。Blackmagic设备的所有参数都需手动设置,曝光、白平衡、对焦皆耗时良久。使用iPhone时,我既可通过Blackmagic Camera应用配合中性密度滤镜实现同等控制精度,也可在时间紧迫时启用Final Cut Camera应用的全自动功能。
最后是成本优势。虽然我选择Pro Max机型确实看重其摄像能力,且额外配备了MagSafe固态硬盘,但相比独立相机与镜头组合仍大幅节约成本。
即便拥有无限预算,基于上述所有原因,iPhone仍将是我的核心B-roll设备。苹果今年虽未说服我升级设备,但iPhone 16 Pro Max依旧是我不可或缺的创作伙伴。